AAAAA级社会组织

宿州城管:十大专项行动聚焦城市破题“向新” 助推市民幸福“升级”

时间:2025-09-25

来源:宿州市城管局

阅读:0

字体:[] [] []

打印

分享

  脚下是承载历史厚度的古城,远眺是高楼林立的街区,俯瞰是熙熙攘攘的烟火人间……千年古城宿州正以其独特的文化底蕴和现代化的发展步伐,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在这座城市向“新”而行的步伐中,宿州市城管局学习贯彻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对标对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要求,以推进城市更新为重要抓手,大力推动城市结构优化、动能转化、品质提升、绿色转型,开展市容秩序大整治、环卫卫生大提升园林绿化大提质市政设施大整治十大专项行动,持续推进城市更新,激发城市发展活力,促进城市人居环境不断改善、功能布局不断完善。

把好“品质之城”脉搏

市容秩序大整治,擦亮城市新底色宿州城管聚焦于城市治理能力现代化,从细微处入手,紧盯城市管理群众反映强烈的各类问题,规范城市非机动车停放摸排僵尸非机动车,积极开展市容秩序大整治行动常态化开展占道经营整治和夜市摊点管理工作,每月定期对沿街户外广告设施进行巡查检查,常态化开展对辖区内围墙、围挡安全、规范设置及公共服务设施洁净情况进行全面排查,更新存在剥落、外立面污损和变色等问题的墙面240余处。同时聚焦城市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深度融入和服务城市管理发展大局,充分发挥宿州市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的核心枢纽作用,建立智慧+联动巡查监管模式,每月依托城市运管服平台对网格巡查、无人机航拍、门前三包系统视频上报的各类城市管理问题接收各类案件6.9万余件,案件处置率99.44%有效形成了依法依规、强化服务、齐抓共管的城市管理工作新格局。

市政设施大整治,夯实城市新底基。市政设施是城市的脸面,也是事关百姓生活的民生大事。宿州市不断加大市政基础设施排查、维修、管护力度,坚持从巡、养、管、防”4个方面入手,整治路面破损、坑洼不平等问题,修复市政道路塌陷破损120余处。加大城市桥梁监管力度,共排查桥梁113座,发现存在隐患桥梁54处,对于发现的安全隐患进行全面的跟踪检查,建立安全隐患排查档案全面掌握桥梁状况,针对反馈的问题开展检修和更换工作,确保市政基础设施的完好率,确保全市桥梁安全运行。

项目建设大提速,汇聚城市新活力。科学谋划垃圾处理设施改造、供水、污水、排水项目。加快推进皖北地区群众喝上引调水工程重点项目芦岭地表水厂一期工程建设推进芦岭湖水库取水及原水输水工程,建成城区配水管网完成42公里,建成后将实现地下水水源替换人口约85万人。推进市老城区防汛排涝改造工程和生命线工程建设完成3座立交桥抽水泵站的升级改造,新增大型防汛泵车和综合防汛泵车5台,完成道路管网清淤检测和主要路段雨水管网提标改造施工管道改造工程

安全生产大保障,城市韧性新突破。聚焦洪涝等灾害和地下空间、桥涵隧道等重点部位,对全市道路桥梁开展排查评估,建立清单台账,及时处置消除风险隐患。排查发现市政工程施工工地安全隐患40余处,及时下达督办单并限期整改,实行销号管理制度,对整改质效形成闭环。开展形式多样的公园防溺水宣传,利用电子显示屏滚动播放防溺水安全教育视频,加强对城市公园绿地的安全排查,加强应急避难场所的管理。集中开展宣传教育和应急演练,对供水水源地、水源井、水厂、加压泵站、供水管网等设施设备进行全面安全巡查,及时发现供水设施安全隐患并及时完成修复。累计检测城区管网长度400余公里,检测并修复暗漏点30余处,有效保障供水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通过智慧管网、城市生命线运行监测系统化解各类风险警情2100余件,有效避免安全隐患发生,不断提升城市的安全韧性。

充盈“生态之城”肌理

生态环保大攻坚,筑牢生态新防线。聚焦主城区污水外溢问题,持续推进城市污水管网改造20公里,加强黑臭水体PPP项目公司运维监督管理和加强城南污水处理厂、汴北污水处理厂运维监管,逐步提高污水处理厂进水BOD浓度,强化黑臭水体运维监管,实施运维日常检查完成二季度黑臭水体考核。加大生活垃圾末端处理设施管理,加强日常焚烧发电厂、厨余垃圾处理厂监管,突出加强生活垃圾收集、运输、处置全流程监管,杜绝生活垃圾收集不及时、运输途中抛洒滴漏、处置过程中的环保问题定期对生活垃圾填埋场填埋场地下水检测,加强截污沟清理力度,增加人工除臭频次,防止污水外溢污染,解决污水处理过程中异味气体的问题。同时强化城市建筑垃圾专项治理,严肃查处违法违规随意倾倒建筑垃圾行为,联合街道(社区)合理设置建筑垃圾临时堆放点,实行辖区内装修垃圾相对集中堆放,加快装修垃圾处置设施建设,为城市基建注入绿色动力。

环境卫生大提升,提升城市新品质。全面实行夜间普扫白天洗扫洒水降尘快速巡回作业模式均开展3次洗扫作业、4次洒水作业,提升主次干道保洁水平每月开展烟头专项清理、宠物粪便专项清理、卫生死角专项整治,做到横到边,竖到底,不留任何死角推进城市道路和人行道深度保洁。全面推行公厕五色保洁法,实现抹布分色收集、随用随洗,避免交叉污染,保持常态化清洁,防止细菌交叉污染等。对辖区内城市家具设施、公交站牌城市雕塑公示牌清洗擦拭,清理卫生死角560处,清理垃圾4.5吨,强化垃圾中转站管理每日对全市2000余果皮箱进行全面擦洗。日均开展4次集中消杀、4次除臭作业,加强人工常态化保洁力度,转运作业结束后及时保洁、车走地净,站点内外场地保持干净整洁、无遗撒垃圾、无乱堆乱放。

园林绿化大提质,绘就绿色新画卷聚焦精细化养护、生态化提升目标,围绕城区绿化总体规划,聚焦市民对高品质生活环境的需求,统筹推进辖区绿化日常养护、园林公园建设、病虫害防治等工作。有序开展空闲地补绿,加快推进园林绿化建设,对城区内缺失苗木进行补植、养护,更新淮河东路绿化带苗木2400平方米,增添及更新草坪2.2万余平方米,集中更换草花100余万盆打造错落有致、有呼吸感的城市绿化空间建设15分钟社区生活圈,推进口袋公园建设,目前宿州城区已建成各类公园绿地166个,其中综合公园16个,社区公园53个,口袋公园97个,公园绿地面积1196.5公顷,城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8.96平方米,建成各级绿道200公里,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达91.74%。安装各类健身器材2000余件,补充完善足球场、篮球场、羽毛球场、乒乓球场等活动场所100余处,全力打造“15分钟健身圈

打通“人民之城”经络

作风建设大加强,注入发展新动力。扎实开展城管党员先锋岗、党建示范点创建活动,树立模范典型,激发队伍活力。开展城管五进、城管开放日、城管体验日等活动,邀请市民群众参与体验城管工作,提高市民参与度、满意度。充分利用“宿事速办”12345市长热线等渠道和形式,扩宽公众参与渠道,不断提高群众诉求的办结率和满意率,办结交办案件1516件,积极营造全社会理解、支持、配合城管工作的浓厚氛围。深入挖掘弘扬先进人物讲述城管故事、发出城管“好”声音,以解决市民身边小事为切口,实现能力作风大改善。坚持问题导向,以难题攻坚锤炼能力、检验作风,以重点突破带动整体提升、发展提速

为民服务大优化,守护城市新“温度”。规范政务服务流程,强化办结件监督追溯,完善落实首问责任制”、“一次性告知制”、“帮办代办”“不见面审批”和一窗受理、限时办理、一次办结等有效措施,让办事群众“最多跑一趟”,切实提升办事企业和群众满意度。紧盯工作中的痛点、堵点、难点问题,全力提升服务实现有态度、有速度、有温度依托“智慧城管”赋能城市治理。聚焦广大市民高度关注的环境卫生、市政园林设施、街面秩序等关键领域,依托“城市大脑”计算、网络、存储、安全等资源,公共服务、数据汇聚等六大系统,推动智慧城管、智慧管网、城市生命线运行监测系统三网融合,对城区114平方公里路面、287公里燃气管网及相邻地下空间、314公里供水管网、约1137公里排水管网以及5座桥梁进行监测,实现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一网统管。充分发挥市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的强大功能,对海量案件数据进行细致分类、精准归纳、深度研判。

民生福祉大保障,加载幸福新“指数”。用心办好30项民生实事、16件群众身边具体实事中涉及城管业务的民生实事,结合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群众诉求高频事项滚动治理等,积极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先后开展民法典宣传月、节约用水宣传周、垃圾分类宣传周系列活动;召开征求意见座谈会,针对企业、商户、学校、社区等各类代表12人提出的20条意见建议逐项分解,有序推进,依托宿事速办”“民声呼应等平台收集群众意见建议926条,解决群众诉求908项。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新增停车位16849新增提升绿地27万平方米,新增街头游园、口袋公园25依托党员先锋岗,建成并投入使用的工会驿站17处,提供便民服务1.1万余人次

宿州市城管局将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在街头巷陌丈量民情温度,在方寸之间优化服务细节。让城市更新承载着对历史的敬畏与未来的期许,平衡着功能提升与文化传承,让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的现代化人民城市温度,化为宿州人民“此心安处是吾乡”的幸福实景。

        (通讯员 宿州市城市管理局 吴冠男)